在近日落幕的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(2025)重庆赛区选拔赛中,来自重庆医科大学第四临床学院的“肿瘤标志物高质、高效检测技术的智慧解决方案”项目荣获金奖。这不仅是团队在该项赛事中的第三次金奖,更是展现了师生之间深厚的合作与支持。项目负责人郑霞在获奖感言中强调,学院和老师是她最坚实的后盾,鼓励每位学生勇敢迈出探索的第一步。
郑霞至今难忘第一次向导师薛建江表达自己的不安时的情景。她自言没有经验,难以胜任竞赛,而导师的鼓励让她重拾信心。在实验室的日夜奋斗中,郑霞不仅收集了大量临床数据,还感受到科研的严谨与细致。正是薛建江的悉心指导,帮助她克服了重重困难。即使是在比赛前的试演讲中,导师也耐心地纠正她的发音与表达,确保她能够自信地展示自己的成果。
郑霞在领奖时提到,除了导师的支持,学院的全方位帮助同样不可或缺。院长和领导们积极参与到学生的汇报中,为他们的作品提供建议与改进,营造了一个浓厚的学术氛围。自2022年以来,学院的70余名指导老师带领200余名学生在各类赛事中屡获佳绩,形成了以赛促学、以赛促教的良好循环。
在这个过程中,重庆医科大学第四临床学院坚持“多元培养”的理念,因材施教,让每位学生的追梦之路都能在坚实的基础上前行。比如,2022级眼科学研究生舒新洁在跟随导师李嘉文学习时,感受到临床与科研相结合的重要性,导师不仅传授知识,还通过实际病例提升她的实践能力。这样的师生关系,不仅是教与学的传递,更是相互激励与成长的过程。
心理健康同样是学院关注的重点。自2024年起,学院与附属大学城医院精神科联合开展心理健康系列活动,为学生提供情感支持与心理辅导。在这些活动中,学生们分享抗压经验,互相鼓励,增强了彼此的归属感与信任感。
重庆医科大学第四临床学院的师生们通过一个个感人的故事,诠释了医学教育的真谛——不仅是知识的传递,更是勇气的点燃与仁心的传承。无论是在实验室、手术台,还是在社区服务中,他们都在用实际行动践行着“医者仁心”的理念,推动着医学事业的不断发展。
久联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