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从第四套人民币退出流通,它就成了收藏圈的 “香饽饽”,尤其是 50 元面值的纸币,更是凭借 “发行量少、流通损耗大” 的特点,成了四版币里的 “收藏明星”。
不少人翻出家里压箱底的旧钱包,才发现当年随手花的 50 元,如今早已身价翻倍,有的甚至成了能换数万元的 “宝贝”。
你家是不是也藏着第四套 50 元纸币?现在它的收藏价值可不能小看:普通品相的能卖上百元,稀缺版本单张能破千,而有些特殊号码的,更是能卖出 “天价”—— 就像今天要讲的这两张 1990 年版 50 元,前段时间居然以 82400 元的价格成交,比面值翻了 800 多倍!
先给大家捋捋第四套 50 元的 “家底”:它分 1980 年和 1990 年两个版本,收藏价值差别很大。
展开剩余60%1980 年版是四版币的 “币王”,因为发行时间早、存世量少,如今全新品单张能卖到 1000-1500 元;而 1990 年版发行量相对多一些,普通全新品价格在 180-250 元左右,虽然不如 80 版 “能打”,但遇到特殊号码,价值也能 “一飞冲天”。
那为什么这两张 1990 年版 50 元能卖到 8 万多?答案全在 “号码” 上 —— 它们堪称收藏圈的 “顶配组合”,集齐了三大稀缺属性:
第一,连号 + 麒麟号。这两张纸币是连续号码,而且末尾都是 “8 同号”(比如末尾 8 个 8),在收藏圈里,这种号码被称为 “麒麟号”,是数字号码里的 “天花板”。
要知道,每 1 亿张纸币里,才可能出现 1 张 8 同麒麟号,稀缺性可想而知。
第二,关门号。它们还是四版币 50 元的 “关门号”—— 简单说,就是该版本纸币印刷发行的最后一批号码。
“关门号” 承载着一个货币版本的 “收尾记忆”,对收藏者来说,不仅是藏品,更是一段金融历史的见证,意义远超普通纸币。
更难得的是,这两大稀缺属性凑在一起,在整个四版币收藏市场里都属于 “凤毛麟角”。
即便其中一张的品相评分只有 55 分(满分 70 分),有轻微的流通痕迹,也丝毫没影响它的价值,最终还是拍出了 8.2 万的高价。
其实在纸币收藏里,“号码” 就是 “隐形财富密码”:末尾同号数越多(比如 6 同 “大象号”、7 同 “恐龙号”、8 同 “麒麟号”),价值越高;要是再遇上连号、关门号这类特殊属性,价格更是会翻倍上涨。
你家里要是还留着第四套人民币,不妨翻出来看看号码 —— 说不定你手里那张不起眼的 50 元,就是藏着 “财富密码” 的稀缺品,等着给你一个大大的惊喜呢!
发布于:重庆市久联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